18666586101
酸性金屬絡合染料在應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謹慎選用染料
含銅、鉻和鎳的金屬絡合染料是用特定結構的染料與金屬絡合劑預先制成金屬絡合物的染料。酸性金屬絡合染料有93只。歐盟規(guī)定:當它用于有關纖維染色時,使用的每一種金屬絡合染料染色后,染液被排放到廢水中進行處理的量應小于7%,即金屬絡合染料的上色率要超過93%;與此同時,銅或鎳應不超過75ms/ks纖維,鉻應不超過50m礦ks纖維。因此,所選染料需要一定的純度。
2.染色用水
酸性染料的染色用水硬度最好在100—150 mg/kg如果水質(zhì)硬度偏高,則可添加0.5—2s/L螯合劑,以改善水質(zhì),確保染色。但磷酸鹽類或表面活性劑之類的螯合劑,會不同程度地破壞染料本身的整合作用,影響色澤鮮艷度和色牢度。試驗發(fā)現(xiàn),澳素(ORTHO)化學有限公司提供的螯合劑88,對染料中的金屬離子整合影響較小。因此,染色時必須篩選螯合劑,切勿盲目使用。
3.化料方法
由于酸性絡合染料的溶解性不一致,所以化料時要區(qū)別對待。一般先用冷水調(diào)成漿狀,然后用熱水或沸水沖化稀釋,使之溶解。有時因為商品化染料中加有填充劑,以致溶解困難,必要時需邊煮邊攪拌,直至充分溶解,最后經(jīng)篩濾緩慢注入缸內(nèi),防止形成色點(斑)。
4.織物前處理
由于織物中存在著油脂、漿料、雜質(zhì)和天然色素。有時不僅要脫除漿料,甚至還要經(jīng)過半漂,才能進行染色。實踐證明,純紡織品的前處理較容易,而混紡的紡織品則難,但在染色前必須具備良好的滲透(潤濕)性,視具體品種而定。
5.酸的作用
無論硫酸、蟻酸(甲酸)和醋酸,它們都是酸性和酸性絡合染料的促染劑。有時為了使染料進一步上染(吸盡),往往要在染色中、后期追加酸的用量。但追加時需事先稀釋,關閉蒸汽閥,停止加熱,緩慢加人,以防染花。
6.元明粉的作用
有時酸性絡合染料需pH值在4以下進行染色,所以元明粉可作為緩染劑。反之,如果染浴介質(zhì)PH值在4以上,則不宜采用元明粉,因為它會增加染料的聚集傾向,而應采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平平加O和乳化劑OP等作緩染劑。用量應根據(jù)顏色深淺、染色設備而定。用量過多會使羊毛氈化,手感粗糙,影響染液中的染料吸盡,在液流機上還會因泡沫增加,而影響循環(huán)交換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用量少了則效果不佳。
7.中和
堿劑主要用于強酸性介質(zhì)染色后的中和處理,目的是經(jīng)過染色讓已經(jīng)離子化的氨基恢復為非離子化氨基,使纖維繼續(xù)與染料進一步結合。用量可根據(jù)中和之前染物的實際pH值決定。一般氨水為lmL/L、純堿為2—3S/L,在溫度40-50吧時處理20—30min,中和完畢,再充分水洗。
8.染色終止,出缸水洗溫度不宜過低,一般應控制在50—60℃,主要防止織物產(chǎn)生折皺,尤其是羊毛和錦綸一旦有折皺,將難以修復。
9.固色劑處理
對色牢度要求高的織物,酸性絡合染料染色后可采用陽荷性固色劑(粉狀)2%—6%(owf),浴比1:20—30,溫度55 T,浸漬30 min。尤其是蠶絲織物,通過固色,一般色牢度可以提高0.5-1.5級。試驗表明,錦綸織物無需固色處理。
10.酸性金屬絡合染料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熱敏性,尤其是紅色和藍色。所以,在干燥過程中溫度不宜過高,以防色變后不能復原。
掃碼關注賽尼科 獲取更多印染紡織資訊
賽尼科:致力于紡織品手感風格開發(fā),提供各項牢度解決方案,功能性產(chǎn)品工藝設計與提升,積極推動高濃縮助劑的實際應用。免費提供功能性紡織品整理難題技術方案,24小時咨詢熱線:18148619344(微信同號)。主要硅油系列有:冰感硅油、軟滑硅油、挺滑硅油、親水硅油、膚感硅油、絲光平滑硅油、奧代爾硅油、莫代爾硅油、增深硅油、嵌段硅油、三元共聚硅油刺毛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 連體褲面料專用硅油、低聚物去除勻染劑、印花手感提升劑